1、比亚迪从整车维度出发,自主研发了行业首个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璇玑。璇玑架构形成了以大脑为核心,联动神经网络的完全体,实现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高效融合,让驾乘体验更安全、更高效、更个性;电动化包含三电系统、底盘系统及车身系统等系统级技术;智能化包含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功能。
2、比亚迪梦想日当晚,最重磅的当属发布璇玑智能化架构,实现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高效融合,让驾乘更安全、更高效、更个性。作为比亚迪智能化架构,璇玑架构,由一脑(中央大脑)、两端(云端AI、车端AI)、三网(车联网、5G网、卫星网)、四链(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等智能系统构成。
3、因为这一次除了前面的鱼之外,还发布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璇玑架构。璇玑架构的发布 这个架构实际上,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比亚迪整个智能化的一个大底座,其他的像我们所关心的智能驾驶、包括智能座舱、包括以前的易四方,云辇车身控制系统等等,这一系列的东西。
4、月16日,在2024比亚迪梦想日发布会上,比亚迪推出了整车一体电子电气架构解决方案——璇玑架构,并展示了“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全场景车载卫星通信、易四方泊车、手掌钥匙、车载无人机等新技术。以下是对这些黑科技的体验和解读。
1、直至2020年,随着在插混专用发动机、EHS电混系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技术相继应用后,比亚迪才真正迎来高速发展,2021年5月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则是最好的阶段性总结。坚持不懈的研发 为了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汽车可以、中国汽车可以,比亚迪在造车之路上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年,比亚迪全年销售73万辆;到了2022年4月,月销量在10万辆左右,之后开始“狂飙”,5月14万辆,6月13万辆,7月12万辆,到了9月,首次突破20万辆。最终,2022全年实现销量186万辆,同比增长152%。
3、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所导致流动比率低。因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大量的研发投入资金导致了短期的债务风险会变高,因此流动率低。流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4、进行大量现金截流。2021年是因比亚迪凭借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进行大量现金截流,根据比亚迪资产负债表,公司应收账款从412亿元下降至362亿元。
5、在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下,比亚迪迎来了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突破60万台,同比增长2130%,新能源车连续9年国内销量第一。 其中,比亚迪汉全年销售约177万辆,去年8月底上市的比亚迪海豚,于12月月销破万,跻身新能源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单前十。
推动海豹走向成功的不仅有比亚迪的品牌势能,更有自主创新技术的立体赋能。海豹是e平台 0技术的集大成之作,代表着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主流技术发展方向。
这个成绩不仅是中国品牌中级车第一次在规模上能够与海外品牌正面竞争,同时更让海豹成为了整个中级车市场新能源化的领头羊。 而就在这个海豹规模向上的关键时间点上,比亚迪又添了一把火,正式上市海豹冠军版,用产品力的升级、产品矩阵的完善和更有诚意的售价,进一步加码海豹在中级车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比亚迪海豹作为一款纯电运动轿跑,在中级车市场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 要知道,此前中国市场中型车大多数主打的都是偏商务或者家用车型,而走运动或者性能路线的中级车很少有能成为爆款的。比亚迪海豹以纯电运动轿跑之姿进入中级车市场竞争,并且在销量上取得突破,用实力树立了其在纯电运动轿跑的标杆地位。
要知道,海豹本身就集齐了比亚迪的众多“黑科技”,包括:e平台0,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iTAC 技术,后驱/ 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无论是从造型设计、科技配置、动力续航等方面,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三电的核心技术上,比亚迪也一直被丰田所认可和推崇。
书上的简介为:满满的中国比亚迪独创技术规格,实现EV高速增长。这意味着:比亚迪弯道超车,翻身成为造车强国日本的学习对象。
除了动力和驾驶感受,在中型车消费者比较看重的车身尺寸、豪华感以及舒适性配置等方面,比亚迪海豹DM-i也具备绝对的优势。车身尺寸方面,海豹DM-i有着明显优势,其他方面也都是同级顶格的配置:Nappa真皮、玫瑰真木装饰板、12扬声器丹拿品牌音响和五连杆后悬架等。
月9日晚,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在深圳比亚迪总部举行,这不但是比亚迪的高光时代,也是中国品牌的高光时代。比亚迪的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一辆腾势N7,“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成为该车车主。
上述规定有两个例外:公交车、出租车、旅游包车等营运车辆可以不用;各种类型的载货汽车可以不用,但是儿童不能乘坐在副驾驶位置。
云辇-A将首先搭载于腾势N7,针对空气悬架系统的高度、刚度和阻尼可调,悬架调节行程可达150mm,系统提供十余种功能模式,可实现主动调节,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包括:随速调节、迎宾、便捷取物、高度安全锁定等模式。
我们见证了比亚迪以及很多国产品牌的崛起和成长,“云辇”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比亚迪从0到1的一次突破,而在更深层面上,是国产品牌终于打破了技术封锁,摆脱了技术卡脖的状态。如今的我们,终于可以体验吊打合资车的快感,这种自豪感是不论什么语言都难以形容的,而这个时刻,也是值得我们终生铭记的。
而比亚迪的云辇系统似乎把合资车企的技术全部笼络到一起。云辇-C、云辇-A、云辇-P等系统的出现让比亚迪将车辆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操控属性等方面都提升了一个等级。而值得一题的是,合资车企的技术目前是燃油、新能源车型混用。
云辇系统包含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云辇-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以及集合了C/A/P优点的云辇-X,云辇-X实现“ 0 ” 侧倾、 “ 0 ” 俯仰、 三轮行驶、 车辆跳舞与原地起跳等,连海外品牌都做不到。除了云辇技术,仰望还搭载了易四方平台。
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 聚焦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在e平台0架构的B级纯电汽车——海豹上,比亚迪展示了基于前后双电机的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再结合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底盘架构以及自适应电磁减震器,整车在性能操控层面完全不怵50万级的运动轿跑车。